12月6日,据齐鲁晚报报道,电影《亲爱的》原型孙海洋失散多年的儿子孙卓被找到,孙海洋与儿子DNA比对成功。
孩子从山东赶往深圳认亲。
认亲现场,孙海洋与孙卓14年后再相见,父子俩抱头痛哭。
孙卓表示:多了一个家,这边是我的父母那边也是我的父母。他觉得内心很愧疚,没想到父母找了他这么多年。养父母那边两个姐姐对他也很好,大姐以前说他是捡来的,他还不相信,没想到居然是真的。
【他是为儿子来深圳的,6天后儿子被拐】
据媒体此前报道,孙海洋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人,早年他为了儿子来深圳。
孙海洋是监利县红城乡的一名农民,小学辍学打工,最早靠经营包子铺,成了年轻的“万元户”。
2003年儿子孙卓出生,名字取“卓越”之意。
2007年,儿子4岁,孙海洋也攒了几十万元的本钱,揣着梦想来到深圳。“我想让儿子生活在大城市,接受好的教育。”
当年的10月3日,他在深圳市南山区白石洲的天津包子铺开业,选中的门面,与市一级幼儿园沙河中心幼儿园只隔条巷子。8日、9日儿子上幼儿园,孙海洋以为幸福的日子开始了。
来深圳仅6天后,他的儿子在门口被人用玩具拐走。
10月9日晚,孙海洋看着4岁的儿子在门口玩,妻子在厨房准备明早用的调料。凌晨2点起来做活,孙海洋坐在椅子上睡着了。然后听见妻子嘶喊:儿子不见了!隔壁说一个男的带走了,还以为是我们家亲戚!
刚来深圳一周,哪有亲戚!孙海洋朝邻居指的方向飞奔,一边拨打110。
展开全文
据孙海洋回忆,后来在监控上发现,一名约40多岁、身高168厘米左右的瘦男子,穿着白衬衫、灰色裤、棕色皮鞋,给孙卓买了零食和玩具,随后将他拐走。
【全国第一家“寻子店”,二儿子取名谐音“孙回”】
孙海洋的父母兄姐连夜从湖北赶来,全家上街贴寻人启事,赏金从5万提到10万,没人提供线索。
孙海洋重做店招,上写“悬赏二十万寻儿子店”,这是全国第一家“寻子店”,立刻轰动。报料电话短信源源不断,很多人自称知情,甚至自称人贩子,要他先打10万过去。
走遍全国各地,孙海洋至少花了20万元,但仍无儿子的消息。“不找到儿子,我不会离开深圳。”最初寻子的7年里,他仅回家一次。
孙海洋原先坚决不肯再生,见此前帮助过的彭高峰失子后生了小儿子,又找回大儿子,他动心了,想复制奇迹。
2013年,小儿子诞生,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世渠取名“卓越”的“越”,因为孙家已有人叫这个名字,陈世渠遂改成“辉”,谐音“回”。
被问及孙辉像孙卓吗?孙海洋哽咽了:“很像。我心里满是孙卓的影子……平时我们不提孙卓,他的生日和10月9号也不提。”
为了找回儿子,孙海洋建立了全国“寻子联盟”。有几十位志愿者,参与找回的儿童也有几十名。2014年,孙海洋和媒体及警方联手,一举解救福建长汀童坊镇5名被买儿童。
《亲爱的》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“打拐题材”电影,由陈可辛执导,张冀编剧,黄渤、佟大为、郝蕾、张译等主演。
电影里,帮田文军找到儿子的韩德忠,喝完了田家儿子的生日酒,一个人躲在角落嚎啕痛哭。
韩德忠的原型正是孙海洋。
【来源:九派新闻综合】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